朱屺瞻 官方网站

http://zhuqizhan.zxart.cn/

朱屺瞻

朱屺瞻

粉丝:371095

作品总数:10 加为好友

个人简介

朱屺瞻(1892-1996),1892年生,江苏太仓浏河人。出生商贾大族,初名增均,号起哉,别号二瞻老民,斋名癖斯居、梅花草堂、修竹吾庐、养菖蒲室,日本留学,上海大学教授,上第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中国...详细>>

艺术家官网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关注艺术家

留言板

更多>>

艺术圈

作品润格

书 法:议价

国 画:议价元/平尺

匾额题字:议价

拍卖新高:

联系方式

艺术家官网负责人:小张

邮箱:artist@zxart.cn

本页面资料由该艺术家或本主页注册用户提供,张雄艺术网不为上述信息准确性承担任何责任。

大道存真——纪念朱屺瞻先生120周年诞辰活动揭幕

   2011年5月20日,由上海市政协、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虹口区人民政府、市文联、市文史研究馆联合主办,上海市美协、上海中国画院、虹口区政协、虹口区委宣传部、虹口区文化局、上海长远集团共同协办,上海美术馆、朱屺瞻艺术馆共同承办的“大道存真——纪念朱屺瞻先生120周年诞辰活动”在上海美术馆隆重开幕。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钱景林先生、上海市政协原副主席石祝三先生、朱屺瞻先生夫人陈瑞君女士、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东女士等嘉宾及来自中国书画名家纪念馆联会、长三角美术馆协作机制成员馆数十家艺术机构负责人共同出席了开幕式。

     “风波即大道,尘土有至情”,屺瞻大师以他的真言、真知与真情,为后人留下了丰硕的艺术成果,以艺、德、寿三峰鼎峙称誉画坛。为了纪念朱屺瞻先生的艺术成就及其对中国美术事业做出的贡献,弘扬其艺术精神,本次上海文化界纪念朱屺瞻先生120周年诞辰而举办的大型书画展览,展出了105岁高龄的朱屺瞻先生各个时期代表作品105件及反映其艺术生平的照片和影像等历史资料,呈现朱屺瞻先生厚重精彩的艺术人生。本次活动侧重在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背景中还原朱屺瞻先生所参与的重要社会、文化活动,及其艺术在中国美术史研究当中的重要意义。

  今年是朱屺瞻先生120周年诞辰,他既是中国绘画史上的巨匠,又是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的先驱者。他的大写意花卉蔬果及山水作品,生机郁勃,色彩绚丽,浑厚拙朴,清新典雅,以深厚的中国传统与洋溢的现代气魄在中国画坛独树一帜。他在劫难中百折不回的勇气,在沉寂中无怨无悔的坚守,在苦难中赤诚执着的艺术操守,在荣誉前从容淡定的谦虚,展现了一位艺术大师的君子风范。朱屺瞻先生的人生旅程跨越了一个多世纪,从艺生涯长达80余个春秋,历经战争风云、人间沧桑,并几度遭受艺术作品毁灭性劫难,却仍坚持对艺术的一片赤诚之心,无怨无悔默默耕耘。更在耄耋之年以罕见的魄力实行艺术变革,创立了自己卓然独立的艺术风格。

    研究与追溯朱屺瞻先生的艺术、人生,不仅是纪念他的艺术成就、对艺术事业所作的贡献;更重要的是回眸这一代艺术家的艺术之路,了解他们的艺术生命是如何与国家民族的兴衰变革相交织。了解他们如何在特定的时代环境里承载着历史使命,直面现实生活、关注人生,把握时代的高度与深度。了解他们如何以开放兼容的态度,广泛吸纳古今中外的优秀传统,创造出具有民族传统与时代精神的艺术珍品,他们的艺术历程对后人当有所启迪。

   在5月20日的开幕式上还举行了朱屺瞻先生120周年诞辰作品集首发仪式。据悉,5月21日在朱屺瞻艺术馆还将举行题为“朱屺瞻与中西美术史语境:国画、西画及现代美术教育”的学术研讨会。5月24日下午2点将在上海美术馆举办专场讲座深入介绍朱屺瞻先生的艺术和生平。5月27日起移至朱屺瞻艺术馆继续展出,整个活动至6月22日结束。

   关于朱屺瞻先生:

  朱屺瞻先生(1892年5月—1996年4月)生于江苏太仓浏河,早年入上海图画美术学院学习西洋画, 1917年赴日留学,曾先后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员、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校董兼教授、新华艺专艺苑绘画研究所主任,是我国现代著名国画大师、近现代美术教育的先驱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朱屺瞻先生为上海中国画院一级画师,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历任上海美协常务理事、中国美协顾问、上海交通大学艺术研究室顾问、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西泠印社顾问等职务。出版有《朱屺瞻先生画集》、《癖斯居画谈》、《朱屺瞻先生百岁画集》等数十种。朱屺瞻先生以艺高德馨称誉画坛,其绘画贯通古今,融会中西。擅画山水和花卉蔬果,作品清新质朴,雄健磅礴,意境高远,在画坛上独树一帜。1983年受邀为美国旧金山国际机场画巨幅《葡萄图》。1995年美国旧金山现代美术博物馆、英国大英博物馆分别为朱屺瞻先生举办个展。朱屺瞻先生是当代为数不多的年逾百零五岁仍健笔挥毫的画家,首届上海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得主,并在百岁、百又五岁,在上海、香港等地举办“百岁书画展”及“百又五岁画展”,在海内外影响甚巨。

    关于学术研讨会

  研讨会得到了冯其庸、邵大箴、柯文辉、薛永年、皮道坚、丁羲元、刘曦林、舒士俊、卢辅圣、徐建融、林木、王南溟、尚辉等30多位国内一线艺术史学者、艺术理论家和艺术批评家的关注和支持。